安徽轄區防范非法證券期貨活動宣傳專報——個股期權風險大 莫讓“期權”變維權
日期:2018-05-28 來源:金源期貨 作者:金源期貨 點擊量:10882
近期,場外個股期權成為市場熱炒的新型投資方式,市場中出現了諸多面向個人投資者提供場外個股期權交易服務的互聯網平臺。
經調查,這些網上交易平臺大多打著“高杠桿”“風險有限,收益無限”“無爆倉風險,不需追加本金”“資金靈活,組合策略”等口號,并通過網站、微信公眾號等多種渠道進行宣傳造勢,吸引個人投資者參與場外個股期權交易。投資者在確定操作標的、看漲看跌方向、持有期限,并接受期權報價(即權利金)后,即可買入成為期權的權利方。以看漲期權為例,若行權日個股價格高于約定價格且上漲金額大于權利金,則投資者盈利;若上漲金額小于權利金或個股出現下跌,則投資者損失部分或全部權利金。
市場中,這些互聯網場外個股期權交易平臺通常有兩種不同的經營模式,一種是作為個人投資者在場外期權交易中的代理人,對接合規的證券期貨等機構場外期權交易系統,提供通道服務并賺取高額的手續費。不過,2018年以來,證券監管系統相繼對投資范圍涵蓋場外期權的期貨資管產品暫停備案,叫停證券公司、期貨公司風險子公司與私募基金開展場外期權業務等,個人投資者已基本無法通過借通道的方式參與場外個股期權交易。另一種是平臺并未接入合規的場外期權交易系統,自身作為個人投資者的交易對手方,平臺作為個股期權的最終賣方或者直接與投資者對賭,依靠收取客戶的權利金盈利,當下面向個人投資者的互聯網場外個股期權平臺基本都屬于此種模式。
目前互聯網場外個股期權交易市場看似“蓬勃發展”,實則亂象叢生。例如,個人投資者無需開通證券賬戶,也不必進行視頻認證,僅提供身份證號和銀行賬戶即可完成注冊參與交易,有的甚至宣稱“只需手機號碼30秒快速開戶”。投資者的投資門檻很低,有的平臺宣稱最低500元權利金即可參與。平臺大多以高杠桿投機為誘餌,宣稱股票期權杠桿倍數為10倍,甚至幾十倍。相較于合規的證券期貨機構場外個股期權的行權周期,這些平臺的期權期限設置更短。據了解,不少所謂的期權平臺的公司主體根本與市場交易無任何關聯,很多期權平臺所列的合作伙伴如滬深證券交易所等單位純屬虛構等等。
經分析,我們認為個人投資者參與上述互聯網平臺場外個股期權交易可能存在以下風險:
第一,投資風險。金融衍生品交易專業性強、風險大,對投資者專業知識及風險承受能力要求較高,這也是監管部門相繼叫停證券期貨等機構與自然人客戶開展場外個股期權交易的原因。但是,很多個人投資者對此認知不足,加之很多平臺缺乏投資者適當性管理以及采用誤導性宣傳,普通投資者僅看到高杠桿可能帶來的成倍收益,而忽視其背后的巨大風險。并且,由于場外個股期權的非標準化特征,很少有公允價格做參考,部分平臺出于攫取暴利或者降低風險的目的,往往以高于或者數倍于理論價格收取客戶權利金。經對比,由于權利金費率過高,即使在市場行情向好時,投資者通過個股看漲期權盈利的概率仍然較低。
第二,資金安全風險。目前市場中絕大多數互聯網場外個股期權平臺均沒有建立資金三方存管機制,投資者的交易資金大多數直接打入了平臺提供的個人賬戶,有的平臺雖然聲稱客戶資金由第三方銀行存管,但實際上純屬虛構。此外,大多數平臺內控機制不健全,缺乏對客戶資金的安全管控能力,投資者資金存在很大的安全風險。
第三,信用風險。如前所述,目前市場中面向個人投資者提供場外個股期權交易的互聯網平臺,絕大多數都是作為最終的交易對手方與客戶進行個股期權交易。在此情況下,平臺獨立承擔履約風險,并通過二級市場買賣現貨對沖風險,由于這類平臺大多不具備風險管控能力,信用值較低,稍有市場波動可能就會產生違約。據了解,多數平臺根本沒有在二級市場對沖風險,而是直接與客戶對賭,極易發生違約風險。若平臺發生“跑路”等風險事件,投資者自身權益更難以保障。
第四,法律風險。互聯網期權平臺普遍缺乏相應的金融業務資質,平臺作為交易對手方與投資者客戶進行個股期權交易時,可能涉嫌非法經營。如果平臺無風險對沖亦無現貨交割意圖,直接與客戶進行對賭,則可能涉嫌聚眾賭博。若平臺存在欺詐行為或者發生故意誘導客戶買賣期權以收取高額權利金或手續費,則可能涉嫌詐騙。無論哪種情形,普通投資者參與上述平臺的期權交易行為,均存在法律風險。
由于個人投資者參與互聯網場外個股期權交易存在諸多風險,近期,中國證監會在官網發布警示信息,指出“這些平臺沒有相應的金融業務資質,內控合規機制不健全,權利金要求過高,缺乏資金第三方存管機制,存在明顯風險隱患......請投資者高度警惕,不輕信、不參與”。公安部門也提示指出,“代理個股期權業務需相關金融業務資質,投資者投資應注意風險,以免上當受騙,遭受損失”。此外,證監會近日下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證券公司場外期權業務監管的通知》,重申了證券公司場外期權業務的交易對手方是專業機構投資者,個人投資者不得參與。同時,嚴禁證券公司通過互聯網、自媒體等任何方式向公眾宣傳,或誘導不合格投資者參與場外期權交易;嚴禁將期權交易異化為杠桿融資工具等等。
在此,安徽證監局鄭重提醒廣大投資者,在進行投資活動時,要對上述互聯網期權平臺的個股期權交易提高警惕,以免上當受騙,遭受損失;同時,投資時要選擇合法的產品、市場和金融機構,遠離所謂的高額投資收益的誘惑。
安徽證監局宣